Chinese - Original Articles

《新世纪福音战士》风之交响演奏会在洛杉矶奏响,与时代记忆重逢

音乐把成长的困惑、连结的渴望与全球化的共同记忆重新点亮。在洛杉矶的夜晚,经典日本动漫《新世纪福音战士》携手演唱家高桥洋子用旋律再一次打动人心。

The Evangelion Wind Symphony Orchestra in LA Dolby Theater
“Evangelion Wind Symphony”交响乐团于洛杉矶杜比剧院演出。(Xinyue Zou/摄)

世纪更迭间,层出不穷的文艺作品所带给人们的印象有时比科技的发展更为深刻。有时,一部电影或许就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思想困境与人潮缩影。而几乎所有经典的影视作品都也伴随着独属于自己的那段旋律。于日本动漫黄金时代诞生的《新世纪福音战士》(Neon Genesis Evangelion)是为当之无愧的代表之一。

2025年正值《新世纪福音战士》系列诞生30周年之际,此前在日本备受好评的“新世纪福音战士风之交响”演奏会(Evangelion Wind Symphony),于今年8月分别在多伦多、欧文和洛杉矶三座城市进行了期待已久的北美首演。这场音乐会于2018年9月在东京首演,此后已成为日本年度盛事,场场爆满。今年的北美音乐会由一支规模庞大的管乐团演奏,为观众呈现了一系列由日本作曲家鹭巢诗郎(Sagisu Shirō)为该动漫创作的音乐杰作。

其中,洛杉矶场次的演出在8月30日于杜比剧院(Dolby Theater)圆满完成。演奏会当天,可容纳3000余人的剧院几乎座无虚席。管乐团强劲的音效搭配大屏幕播放的动画著名片段,将《新世纪福音战士》中丰富的音乐原声带重新演绎,令来自全球各地的观众跨越时间与空间,再度进入那个充满矛盾与张力的精神世界。

而本次演奏会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动漫主题曲《残酷天使的行动纲领》的演唱者、日本实力歌手高桥洋子(Yoko Takahashi)的加入。

“这一次能凑巧赶上北美地区的演奏会也算是一场童年记忆的闪回。”作为《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多年老观众,Rebecca Xue表示十分激动,她“记得小时候在少儿频道第一次观看这部动漫,当时国语版的主题曲从第一句话开始就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年龄大点之后重温这部动漫原版,发现自己从前忽略了许多优秀的配乐、剧情、以及人物设定。”

就在全场跟着《残酷天使的行动纲领》合唱的余韵里,《Fly Me to the Moon》打动人心的旋律随之响起。

“这首曲子有着鲜明的爵士风格,也有着即兴的演奏和唱腔变化,所以现场表演和录音室版本常常会有许多不同。”来自南加州大学数字传媒专业的研二学生​​Catherine Feng说道。她还认为,该动漫配乐的整体风格是“矛盾而有信念感的”。她表示“编曲的确呼应了人物复杂的心境和内在关系的拉扯,也让故事的发展更具张力。”

这种情绪的流动在交响乐与人声切换间不断叠加,让非铁杆粉丝也能被迅速裹挟进叙事洪流。

The Japanese Singer Yoko Takahashi with the orchestra.
高桥洋子与交响乐团共同演绎《新世纪福音战士》经典曲目。(Xinyue Zou/摄)

而通过配乐看向动漫的故事本身,或许我们可以对这部作品为何独特而鲜明的原因窥见一二。

从1995年首播的原始系列动画,至1997年上映的完结篇剧场版动画,再到跨越2007到2021十三年间陆续推出的新剧场版四部曲,《新世纪福音战士》的IP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符号。由于动漫的推出时间跨度近20年,观众们需要重温前作来唤醒记忆。在多次的观影经历中,观众不断地加深对动漫的印象,同时也更新自己对动漫的不同解读。

不少观众把重复观看后的心境变化带到了音乐厅。“从小时候观剧后的懵懂,再到后来的重温以及新篇章的观赏,我发现自己越发能和一些角色共情。尤其是男主角碇真嗣(Shinji Ikari),我从他身上看到一些我个人的缩影。”来自南加州大学英文创意写作专业的大四学生Fiona Liu说。

她提到课堂上学过的“刺猬困境(Hedgehog’s dilemma)”——在寒冷的天气渴望靠近彼此取暖、又害怕将彼此刺伤——“这和真嗣的心境很像。他想要得到关心与认可,尤其是来自父亲的青睐;但在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时却不敢敞开心扉,害怕受伤,于是选择回避去逃脱潜在的伤害。这种脆弱,在男主年仅14岁便‘被迫拯救世界’的高压下显得格外真实。”在动漫制作中,属于该角色的配乐也像一条隐形轨道,把成长期的自我怀疑、亲密关系的试探,与宏大叙事中个体的孤独彼此相联。

谈到《新世纪福音战士》穿越年代的热度,更直观的证据来自观众席:小朋友、青年、到成家后的中年人同坐一排。

“它不只是面向某个性别或年龄段。”南加州大学商业与电影艺术专业的大四学生Isabel Yang观察道,“《新世纪福音战士》具备‘跨圈层’的广泛吸引力。它的观众似乎不能被刻板归纳为某种人群或是某个标签。这样的作品触及了更普遍的人类情感。”的确,该动漫的核心母题囊括探讨了人类的孤独、连结的渴望与自我认同的探索,而这些议题是跨时代的。

演出谢幕时,掌声里既有童年记忆的闪回,也有当下此刻的兑现。对洛杉矶乐迷而言,这一夜的关键词或许不是怀旧,而是“重逢”:在交响乐中与自己重新对话、在原唱的声线里与一个全球化的文化符号再度相认。走出场馆,人群仍哼着那段众所周知的旋律。而关于为何这样的作品能够长久回响于世界的答案,也许已经写在这样的夜晚里。

编辑:Leo Li

审校:Yiyi Z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