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一项诞生于中国古代术士炼制长生不老药时的意外发明。纵观其近千年的历史长河,它从来都是一体两面,备受瞩目。在化学家手中,它极可能会成为杀伤力与震慑力的代名词;而当它被艺术家们所青睐,名为“烟火”的瞬时奇观就此横空出世。
9月15日下午5点,这场由火光与彩烟交织而成的奇景在中国艺术家蔡国强先生的带领下,以”We Are”之名正式呈现于美国洛杉矶纪念体育馆(Los Angeles Memorial Coliseum)。本次活动由艺术组织Getty与南加州大学合作举办。这场艺术演出吸引了不少来自南加州大学的学生与校友。在前来观看的约5000名观众所组成的庞大人群中,我们时常可以捕捉到在人们衣服或帽子上出现的大学标志。

作为Z世代的追逐个性的代表们,每个人都对这样的盛事有着不同的反应与见解。特别是当人们得知蔡国强在本次烟火秀中加入了他的定制人工智能模型 cAI™(读作 AI Cai)后,每个人都为即将欣赏到的全新艺术组合赋予了不同的期待。
Summer曾就读于南加州大学建筑专业。她表示,烟火秀给了一个自己与伙伴们重聚并享受假日的好去处。而当Summer注意到这将会是一场艺术与人工智能的碰撞时,她的惊喜溢于言表。“我想,人工智能与艺术产业的结合在之前就已经发生过了。但我还是期望看到他(蔡国强)对这种结合会有怎样的解读。“
早在2023年4月,蔡国强工作室就已经掀开了“人工智能艺术计划“的第一层面纱。cAI™被认为是“随着前沿科技与艺术家人生进程不断有机生长的多模态综合体”,它既是蔡国强的作品,也是其对话与合作的伙伴,未来亦可能独立创作。

而本次”We Are”烟火秀很可能是蔡国强第一次全面运用自己开发的人工智能技术,来构建一场宏伟的艺术盛会。火光闪烁、声声轰鸣中,整场烟火表演伴随着蔡国强先生通过cAI™翻译后的英文解说持续了约30分钟。五幕带有科学、神性与戏剧性等不同色彩的白日焰火接连呈现,为洛杉矶的万里晴空抹上了意想不到的绚丽色彩。在最后一幕“神怒”(Divine Wrath)中,蔡国强先生从小时候所听说的故事中获得灵感,借助孩子们躲避天罚的情节唤起了在场所有人对于人工智能的进一步思考。
“人类总是在恐惧和希望得到救赎之间摇摆不定。勇气、决心与思考并存,这就是我们目前探索人工智能的状态。” cAI™用略带颤抖的闽南口音英语复述道。

目前就读于南加州大学数字媒体专业的Sheehan意犹未尽地说:“我想这就是我在整场烟火秀中最喜欢的一部分。不仅仅是烟花的颜色,还有声音和火光,你只有在现场才能懂得这种感觉。” cAI™毋庸置疑地震撼了她,她表示,可以帮助非英语国家的国际艺术家来完整地表达自己便是使用人工智能的一大积极之处。
Sheehan补充说:“但说实话,当我听说人工智能可以立刻把他的话翻译成英语并讲述,我所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很多人会失业。”
光是从cAI™的语言能力这一还未触及最前沿的技术来看,我们就已经足以感受到人工智能如同火药一般的一体两面性。科学家从研发人工智能、到让几乎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熟练地使用它,这一过程便如同千年前普罗米修斯盗火后将火种播撒人间之举。每个人都尽情享受着温暖的火光与烤熟的食物,从火中汲取着自己所需的那一部分收获。可谁也不知道存在于无形中的“神罚”是否会在千年后的今日重现。

所以,人们开始在不同的领域探讨人工智能的过度使用与伦理问题。其中,文学艺术领域往往是两极分化最为严重的。当人工智能生成的绘画《太空歌剧院》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数字艺术竞赛上一举夺魁时,关于人工智能绘画是否会取代画师的争议一触即发。传统艺术家们为自己的创造性和知识产权缺乏保障而担忧,认为人工智能将会导致“艺术之死”,从而抵制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应用;而拥抱新兴技术的艺术家们则认为人工智能之于自身只是工具,是人类拿来寻找灵感并提升创作效率的强大助力,学会利用资源并与之共处才是真理。
蔡国强也曾对于此类问题表示:”火药和AI对我来说都是难以捉摸和控制的媒介,但正因此令人着迷。火药自有神奇的'生命力',但需点火人。 现在cAI™ 是我的影子和镜子,是我的合作伙伴;未来它会打破这面镜子,成为独立的艺术家吗?很多人担心AI对人类构成威胁。我想,当前用AI创作艺术的危险性不在于AI本身,而在于,使用AI创作、成果却不是艺术……”
由此看来,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不同维度的观点呈现。一体两面的事物带来的关键词往往会演变为“千人千面“。而如果仅针对本次烟火秀进行探讨,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法学生Ella似乎给予了一个很好的“中立派”见解。
“我不确定蔡先生将人工智能与烟花结合起来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但在人工智能变成大热门的今天,我认为过度使用人工智能会阻止艺术家们创造出真正新的东西。因为在我看来,艺术家的创意应该保持独特且唯一性,人工智能应该远离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不过,我认为,像是现场勘察、研究材料、规划无人机飞行路线等以支持演出的技术可以由人工智能来完成。”
正如Ella所言,虽然AI能为艺术提供前所未有的工具和可能性,但同时也引发了有关创作独特性和人类创造力的担忧。而蔡国强先生的作品正是这种双面性的典型代表。他的作品似乎是一场双方势均力敌的辩论,仔细看,又更像一场你我不分对错的会谈。他用这些年不断精进的烟花艺术将毁灭与美感完美融合,将火药在现代艺术领域焕发了别样的光彩;同样,也以这场与人工智能相辅相成的特别烟火秀令观众感受到了科技与人文的深度碰撞。通过平衡两方元素,人们可以继续探索或是火药,或是人工智能,或是未知能源等新媒介所带来的无限可能,而不失去艺术的本质与灵魂。
究竟是尽情拥抱“新火源“,还是谨慎取之?新一代的“普罗米修斯”们终会有自己的答案。
编辑:Leo Li
审校:Yiyi Zeng